时值《社区矫正法》颁布实施两周年,东莞市全面宣传贯彻实施《社区矫正法》,以努力确保更高水平的安全稳定,实现更高质量的创新发展为靶向,聚焦“法治、平安、精准、智慧矫正”四个建设,多措并举推动社区矫正工作提质增效,积极为平安、法治东莞建设作出新的更大奉献。
一、深调研精指导,推动社区矫正工作“智慧升级”
市司法局积极推进“智慧矫正中心”创建工作,强化对基层的指导检查工作。线上,建立沟通联络机制,及时对接解决司法分局在创建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,高效率部署推进;线下,组织司法分局相互调研探讨,开展实地督导检查,补齐工作短板。以配合市人大检查《社区矫正法》实施情况为契机,深入到东城、高埗、大岭山、樟木头、企石、茶山等司法分局检查调研,强调各司法分局要加快创建工作步伐,尽早完成创建工作任务。截至目前,茶山、大朗、长安等司法分局积极深化“智慧矫正”重点应用,企石、寮步等司法分局基本完成“三区十九室”中心建设的提档升级。各司法分局加快推进“智慧矫正中心”创建,努力打造社区矫正工作智能化运作前沿阵地,进一步推动“智慧升级”。严管控重教育,推进社区矫正对象分类管理。
二、严管控重教育,健全完善社区矫正工作体系
市司法局组织全市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深入学习省司法厅近期下发的《广东省司法厅关于社区矫正对象分类管理及考核奖惩规定》《广东省社区矫正对象分段分类教育工作指引(试行)》等系列文件,全面清理基层社区矫正工作中与省厅系列文件不相符合的工作措施,要求各司法分局严格规范执法。各司法分局压实属地责任,高标准、严要求落实落细各项工作措施,强化重点人管控,加强风险研判分析和联防联控,有效防止风险隐患发生。全市全面实施“五个一”教育矫正模式,结合重大节日、纪念日以及东莞传统文化,按月开展“人间自有真情在”等主题教育。市司法局通过采购公开择优购买社会工作服务,由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承接部分社区矫正主题教育、职业技能培训、心理疏导、社会关系改善等工作,拓展教育帮扶渠道,有效促进社区矫正对象更顺利融入社会,预防和减少犯罪。
三、齐探索促融合,开启“矫正+普法”新模式新路径
市司法局指导各司法分局积极探索社矫工作与普法宣传深度融合,进一步提升社区矫正社会影响力和群众知晓率。在《社区矫正法》实施两周年主题宣传活动期间,各司法分局通过悬挂条幅、制作展板、设置宣传台、发放宣传册、现场咨询等形式全方位加深群众对社矫工作认识,向过往群众耐心讲解《社区矫正法》的主要内容、实施的重大意义、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管方式及帮扶措施等,引导群众积极关注和帮助身边的社区矫正对象,全面夯实社区矫正工作的群众基础。在开展“美好生活·民法典相伴”主题宣传活动期间,各司法分局开展《民法典》专题学习教育讲座,借助生活中的典型案例,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,带领社区矫正对象深入学习《民法典》,并一一解答社区矫正对象提出的各类法律问题,为社区矫正对象普及更多法律知识,有效提升社区矫正对象的法治意识和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。